[成语名称] 斑驳陆离
[成语名拼音] bān bó lù lí
[成语释义] 斑驳: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其它颜色;显得花花搭搭的;陆离:参差不一的样子。形容颜色杂乱不一的样子。
[成语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·古瓶》:“其旁有磁瓶二、铜器一、器大可合抱;重数十斤;侧有双环;不知何用;斑驳陆离;瓶亦古。”
[成语正音] 驳;不能读作“bé”。
[成语辨形] 斑;不能写作“班”。
[成语近义词]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光怪陆离
[成语用法] 多用在书面语里;用来形容景物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[成语结构] 联合式。
[成语辨析] ~和“光怪陆离”;都有“色彩繁杂”的意思。~偏重在“杂乱、花花搭搭”;“光怪陆离”偏重在繁多、五颜六色;“光怪陆离”可形容“光彩”或“形状奇异”以及“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”。~没有此意。
[成语例句]
(1)这尊新出土的青铜大钟;看上去虽已残缺破旧;~;却是一件稀世珍品。
(2)海洋中的鱼类;形形色色;~。
[成语英译] mixed colours or ti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