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成语名称] 百折不挠
[成语拼音] bǎi zhé bù náo
[成语释义] 折:挫折。挠:弯曲;引伸为屈服。无论遭到多少挫折;都不退缩;不屈服。
[成语出处] 汉·蔡邕《太尉桥玄碑》:“其性庄;疾华尚朴;有百折不挠;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[成语正音] 折;不能读作“zhē”或“shé”。
[成语辨形] 挠;不能写作“侥”。
[成语近义词] 百折不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
[成语反义词] 知难而退一蹶不振半途而废
[成语用法] 多形容意志坚定;不畏困难;坚持到底的用语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[成语结构] 偏正式。
[成语辨析] ~和“不屈不挠”;都有“坚毅、不退缩”的意思。有时可以通用。不同在于:~偏重指“不动摇”;多形容意志坚强;“不屈不挠”偏重指“不屈服”;多形容斗志顽强。~还含有“受到无数次挫折”的意思;“不屈不挠”没有。
[成语例句]
(1)他以~的毅力苦练了五年;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;站在了世界最高处。
(2)革命先烈~的精神令我们钦佩。
[成语英译] 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